《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 作者:傅雷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傅雷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至1966年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
- 主题思想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的爱。家信从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及艺术修养三个方面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推荐语:主题+他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感情真挚。
三、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 | 性格特征 | 经典情节 |
傅雷
|
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有良知, 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爱国。 |
1. 傅雷的爱子情深
在他给儿子的信里,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苗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 2.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傅雷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的录音精细地分析以及客观地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 3. 傅雷的嘱咐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的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冤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
傅聪 |
刻苦用功、严谨, 先做人后成“家”, 生活有条有理,热爱音乐,心怀祖国。 |
傅聪在国外求学,努力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苦练 琴技,积极进取,主动与父亲谈论艺术、文学,让父亲 多给他推荐书目,对待自己的表演自我要求极高,不 易满足。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为国争光。 |
傅雷夫人
|
温厚善良、端庄贤淑 细心的东方女性。 |
母亲的关心: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的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从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在哪里。 |
傅敏 | 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 |
艺术特色 |
1、信的形式。 2、感情真挚。 3、文字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
|
阅读感受 |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
四、精彩语句
1、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2、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3、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4、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马迎利工作室 » 2019年中考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